從小接受藝術培養的孩子,更容易展現出「特別的氣質」,這種氣質並非來自於單純的藝術學習,而是長期的審美熏陶、內在涵養與專注投入所累積的結果。這種氣質可以表現在舉止、談吐、思維方式,甚至是待人處事的態度上。
藝術培養除了可以讓孩子 「提升審美素養,使舉止更優雅」、「內在沉穩,使人格更穩定」,也可以幫助培養「創意思維與深度思考,使談吐更有魅力」、「對美的高敏感,使生活更有品味」以及「豐富的情感表達,讓人際互動更有感染力」。
即使沒有受過正式藝術訓練,只要擁有豐富的閱讀習慣、深厚的文化修養或良好的家庭教育,都可以幫助孩子展現非凡的氣質
如果您也期待培育出「特別氣質」的孩子,那這一團的藝術資源絕對不要錯過,把資源帶回家,在家就可以培養、飽足精神糧食
「對孩子最好的藝術滋養,培養孩子美的眼光和啟發創造力的最佳方式,就是善用圖畫書進行視覺圖像教育。把家裡打造具有視覺圖像教育的環境,將紙上美術館變成牆上美術館。」 (台灣出版與閱讀2616-5074 108 年第 2 期(總號第 6 期) 民國 108 年 6 月(2019.6) 頁 12-23 國家圖書館)
『童年只有一次,用藝術豐富孩子的心靈,用藝術取代3C豐盛孩子的成長』 by 超級奶爸WCC

特別要推薦的藝術大書書籍內容極具深度也充滿教育意義,想給孩子優質藝術教育資源請一定要耐心看完,美學素養能力從日常生活中來努力
第一本推薦是這一本極具教育意義而且超級值得珍藏的藝術大書,非常推薦親子一起閱讀,用來打造充滿藝術氣息的學習成長環境


大書裡蒐藏了世界25個藝廊,450個展廳,全球20大美術館聯合推薦的完整典藏,包括法國羅浮宮、法國龐畢度中心、法國奧賽美術館、英國大英博物館、英國泰德美術館、英國國家畫廊、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大都會美術館、德國古代美術館、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西班牙索菲亞皇后藝術中心、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埃及埃及博物館、梵諦岡梵諦岡博物館、維也納藝術史美術館、俄羅斯俄米塔西宮、日本東京博物館以及台灣故宮博物院,歷經10年、遴聘100位專業學者、耗資1000萬歐元、世界100大美術館首度跨界合作,從繪畫到攝影、從壁毯到壁畫、從教堂到皇宮、從雕塑到裝置藝術,約3000件作品,超過百萬文字的闡述,囊括最完整古今典藏,最珍貴的鎮館之寶都蒐藏在這一本大書裡! 我們用盡一生都很難帶孩子一起走完的世界展館,有了這一本在家就可以輕鬆帶孩子飽覽從古至今的曠世巨作擴展視野,不用買機票就可以享受世界最棒的資源 !

一看到大書妹妹馬上說學校圖書館應該也要有一本,沒錯 ! 如果學校有這樣一本完善又宏觀的藝術大書那是一件很棒又幸福的事,如果家裡就能有一本,那更是幸福!
大書中約蒐藏了3000件世界作品,平均下來一件作品只要1塊多台幣,大書在教育上可以帶給孩子見識的增廣以及成長遠遠超過這個金額,沒有比這個還要更划算的投資了! 馬上入手 !

452個展廳,25個藝廊
石器時代藝術、古代近東藝術、古埃及、古希臘、早期義大利與伊特拉斯坎藝術、古羅馬、早期歐洲原生文化、中亞、中國與朝鮮、日本、拜占庭藝術、伊斯蘭藝術、中世紀歐洲、義大利文藝復興、北方文藝復興、南亞、東南亞、美洲原住民文化,巴洛克與洛可可、新古典主義、19世紀藝術、非洲、澳洲與大洋洲、1900年至20世紀中葉藝術、20世紀中葉以來的藝術

童年只有一次,就算再忙也要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讀這一本藝術大書
不僅增廣見聞也提升藝術涵養,培養欣賞藝術的能力

大書內容已經翻譯成繁體中文,讀起來非常容易
內容除了創作技法的說明與作品的賞析,也有歷史時代背景的詳盡介紹



大書裡有我們熟為知曉的世界名作









還有更多的是我們前所未見的藝術作品將近3000件,典藏豐富齊全,翻一翻才知道我們認識的作品竟然不到百分之一,知識的缺口真是太大了,再不補充真的不行
雖然說是藝術大書,裡面也富含了歷史演進的過程,沿著歷史脈絡一一了解不同時期的文明,讓孩子也從不一樣的藝術角度來看歷史






內容太多太豐富無法一一呈現給大家,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家自己買回家細細品嚐,買起來準沒錯!
大書不僅是一場精采絕倫的視覺饗宴,也極具教育意義,更能激發靈感,一天認識一幅畫一件作品,日積月累下來的知識力量與美學素養便不容小覷,24小時全天候365全年度開啟的藝術博物館就在家裡,這一本就可以幫我們輕鬆打造藝術教育環境
第2本推薦是現在正在華山展出的印象派150周年光影藝術展的延伸學習
喜歡梵谷作品的你千萬不能錯過這一本,泡杯咖啡一邊慢慢品嚐一邊慢慢欣賞印象派畫作帶給人心的震撼
特別是看過展覽之後再來讀這一本一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100間美術館、1000多幅傑作、100多位印象畫派藝術家的傳世名作,共712頁

印象派藝術至今仍具魅力的原因在於,他們繪畫的是印象而不是細節。印象派畫家認為氣氛、情緒和光影效果都是最重要的,這些都是吸引觀賞者進入畫中的要素;藝術家想要傳達的是希望觀賞者認同他們所創造的情緒,而不是檢核所有的描繪對象。
因此,印象派改變了我們看待和創作藝術的方式,讓我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我們看到了現代城市的喧囂,郊區的興起,以及對現代時尚的關注— 藝術家們使用不同的媒介、對象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無論是抽象的、現實的、自然的、概念的和鼓舞人心的,都是為了讓觀賞者感同身受。

大書中將印象派分為6個時期
- 印象派之初 – 法國大革命之後、歐洲工業革命對藝術的影響、十九世紀的繪畫浪潮、寫實主義畫派的題材轉變、色彩與光線的科學 研究、風景畫發展與巴比松畫派、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啟發
- 醞釀:印象派 – 印象派先鋒畫家們、從傳統題材解放、官辦沙龍、落選者沙龍、咖啡館的印象派、印象派的獨立展覽、轉瞬即逝的光影魔力
- 日出:經典印象 -《印象·日出》、巴黎畫壇的騷動、克洛德·莫內、卡米耶·畢沙羅、愛德華·馬奈、愛德加·竇加、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
- 承續:變化印象 -《雨天的巴黎街道》、古斯塔夫·卡耶博特、阿爾弗雷德·西斯萊、簡·弗雷德里克·巴齊耶、貝絲·莫里索、瑪麗·卡薩特、愛娃·貢薩列斯、瑪麗·布哈克蒙
- 創新:翻轉印象 –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喬治·秀拉、印象派團體的分歧與命運、保羅·希涅克、新印象派與獨立沙龍、耀眼的色點光影技法、競相嘗試的追隨者及其作品
- 漣漪:走出印象 -《星夜》、文森·梵谷、保羅·塞尚、保羅·高更、 從傳統中找尋新的藝術、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亨利·盧梭

印象派不同時期的作品


梵谷一生的自畫像不少於35幅

梵谷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家

大家熟知的向日葵,你知道左幅花瓶裡有幾朵向日葵嗎?
(共15朵)

梵谷因精神症狀住在療養院第一周的畫作



